心得

沒有最好的投資方式,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

我想學投資,不過看到書店的財經區書架上,琳琅滿目,最常見的有股票有基金,另外還有外匯跟期貨,最近也越來越多人在聊的選擇權跟權證,當然還有前幾年房市大多頭一堆人在鼓吹的房地產投資,究竟那種投資方式比較好呢?

迷失在書架叢林的投資初心者

勳仔走過這段路所以可以真切的了解到,剛開始接觸投資的朋友會有的疑問,就是這麼多種投資方式,究竟那一種是最好的投資方式呢?其實每個人的個性以及生活型態都不太一一樣,有人追求穩定,有人追求暴賺(當然代表他也需承擔暴虧的風險),所以勳仔其實建議如果可以從越年輕開始學習投資理財,越能接觸到不同種的投資方式,再隨著年紀的增長,慢慢找到幾種真正適合自己的工具,再利用這些工具建構出專屬於自己的理財系統。

勳仔之前的文章(文章連結)有鼓勵大家越年輕開始理財越好,當時的論點主要是強調複利帶來的威力,而今天要強調的地方則是越年輕開始學習不同的理財工具跟知識,更能夠有不同種武器來建構出自己獨有穩固的財富累積系統

懶得學投資- 指數型投資是懶人最佳的朋友

如果四十歲才開始學理財,這時候通常已經成家立業,肩上的家計擔子很重,除了經濟壓力大之外,因為需要照顧家庭,所以可能空閒時間也更少,這時候可能就比較適合股票或債券的指數型投資這類型可以分散風險並且不需要一直看盤或是研究產業或個股財報的投資方式。這樣的投資方式也同樣適用非常懶得去吸收財經知識以及注意財經新聞的年輕投資人,因為雖然沒時間研究,但你的投報率會贏過市場50%的人,CP值已經相當高了,

初學者建議從非零和的投資方式學習起,避免成為禿鷹的目標

股票跟債券不是完全的零和遊戲,並不是賣家跟買家都只能有一方獲勝,如果很不幸我們買入一些經營績效很好的股票之後就遇到股價下跌,但是如果真的是體質很好的公司,則我們長期持有之下,仍然可以靠股息或是債息彌平虧損甚至是獲得正報酬,所以這兩項是最建議一開始學習的兩項投資商品。

衍生性金融商品不是洪水猛獸,只要了解特性跟風險,在適當的時候使用,有機會讓你創造超額的報酬。

如果從二十多歲就開始累積理財知識,我們不只有更多時間接觸不同的投資方式跟工具,因為這時候基本上是一人飽全家飽,所以風險承擔能力也相對比較高,所以可以挑戰一些投機性較高但是有可能帶來高報酬的投資方式,例如期貨權證或是選擇權,這時後因為我們的資本還不充裕,賠錢的部分可以想成是交給市場的學費,不過要謹記控制好槓桿,先求不賠錢在求賺錢,藉此累積風險控管的經驗以及能力。

在年輕時累積這些不同種投資方式的經驗,可以讓我們逐步調整自己的財富累積系統,這些繳給市場的學費有可能在往後被我們給賺回來。

舉我自己的例子為例,我在求學時期就開始接觸股票,不過當時還是學生,身上沒有多少資金,所以一開始進行股票交易的時候,不只高價股沒辦法購買之外,縱使是低價股也很難做到分批買進,所以當時有去深入研究了權證這些投資商品,並且進場交易過好一陣子。

當畢業之後投入職場工作之後,台股市場雖然我主要以一些ETF以及一些長期績優的定存股為核心資產,但是因為目前還算年輕,但是會預留大約30%的資金,做一些投機的投資,來爭取獲得超額報酬的機會。

例如利用技術分析,尋找一些個股,它們的技術指標已經產生一些買進或賣出的訊號,這時候除了直接買進個股之外,對於一些高價股,因為我的資金仍舊不足以去購買或是分批買進,則我會適當的利用權證去操作認購或是認售權證,來參與這些市場上的機會,這就是了解這些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好處,能夠為我們創造出更多的投資機會

當然前提是因為我在學生時期已經有研究過權證的商品,對於風險以及該注意的地方已經非常了解,所以才可以在有需要的時候,拿出這個工具來使用。對於還不熟悉這個商品的投資朋友,可以先利用模擬單試著紙上操作看看,等到確定已經摸熟這些商品的特性,再進場也不遲。(勳仔之後會再寫文章介紹權證這項投資商品)

零和遊戲是殘酷的,沒有太多時間精力的投資朋友,不建議操作零和遊戲的投資商品

除了股票跟債券之外,另外幾項常見的投資方式,像是期貨以及外匯,基本上都屬於零和遊戲,也就是在這個投資賽局上,你賺到錢,就代表另一方賠了錢。

零和遊戲代表了什麼意思,就是如果當你踏進這個賽局的時候,你不能準備齊全或是全心全意在市場的波動下,你很有可能就被一群裝備齊全,又做好準備的法人以及職業投資人視為狙擊的對象,一旦你虧損了,你只能期待下次出手再贏過它們,而不像是股票或是債券,你還可以靠著長期持有,利用公司創造出來的現金流,來弭平虧損。

因為零和遊戲這種特性,對於在IC產業界工作的勳仔來說,平常的工作就非常忙碌,實在沒有辦法花太多的心力在看盤以及研究市場的波動,所以雖然我有研究過一陣子的期貨,並且嘗試用模擬單來參與行情波動,但是努力過一陣子就放棄了,因為我經過了研究以及試單發現我的個性以及工作性質都不太適合這類型的投資方式。

但是我自己是相信一定有人可以在期貨或是外匯市場穩定獲利的,只是那個人不是我,不只因為工作性質也因為個性,也因為我研究過知道我不適合,所以在之後建購我的財富累積系統的時候,可以將這些投資商品給排除,讓我更能專注在其他的項目上。

黃金投資某種程度也算是零和遊戲,不能創造現金流

另外一項投資商品,就是投資黃金。在台灣之前有流行過一陣子的黃金存摺,不過最近在海外投資管道越來越多的狀況下,越來越多投資人轉往投資海外黃金ETF的方式來間接持有黃金。 黃金傳統上認為是一個避險資產,所以黃金的漲跌往往跟貨幣政策或是系統性風險的有無有關。

但是要注意的是,黃金本身的價值純粹反映供需雙方的力道平衡,黃金本身是不能創造任何現金流的,例如: 我們買進銀行的黃金存摺,銀行也只是代為買進跟保管,銀行端不會在你的黃金存摺內存入利息的,這點跟定存是不一樣的。

也因為黃金本身不能創造現金流,所以股神巴菲特完全不投資黃金,總使它的波克夏投資公司旗下管理資產的規模已經是天文數字,以資產配置的角度,他也只投入美國公債而不願投入一分一毫到黃金上,正是因為它不能替波克夏帶進正向的現金流。

以我自己的角度,也是比較偏向創造現金流的投資流派,所以黃金也一直都不在我的投資組合裡面。

房地產投資隨便買隨便賺的年代已經過去,投資房地產要賺錢也需要投入很多心力

另外一個常聽到的投資理財方式就是房地產。還記得在實價登入實施的前幾年,那時候常常耳聞各種炒房團,基本上只要隨便買,再轉手都可以賺個好幾百萬,很多名人藝人也都出書說如何靠著投資房地產致富。

不過高漲的房價引起民怨,所以政府也推出許多政策來抑止炒房的行為,另外也因為台灣的經濟成長在前幾十年的快速飛耀之後,這幾年相對是停滯不前,所以撐不起這麼高的房價。現在才進場的投資客,需要做更多的功課,不只要對地區的行情有所了解,也要跟房仲相關業者維持著好關係,才有機會搶先取得好物件,進而創造獲利,否則套牢在房價高點的機會也是不小的。

勳仔身為比較宅的工程師,對於這種需要常常跟人往來還要常常出門去看物件的投資方式,很早就覺得不適合自己,我只想要坐在電腦前面,看看財報看看線圖,就可以輕鬆理財的方式XD。 不過一樣的,我也相信有很多房地產投資的專家,可以穩定在房地產獲利,只是這樣的投資方式不適合我。

保險應該回到初衷,視為一種保障而不要當作理財的一種方式

也還有許多人,將儲蓄險當作一種理財的方式。但是勳仔建議還是將保險跟投資切開,保險歸保險理財歸理財,兩者不要混再一起,也就是不要將太多的資金卡在儲蓄險的商品上, 這個我會在之後的文章說明更多,總之,以我自己來說,可以小部分配置資金在儲蓄險上,但對我來說它不算是我真正財富累積系統的一部分。

心得及後記:

如同文章一開始的標題想說的,”沒有最好的投資方式,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每種商品都有適合的族群,越早開始投資,不一定真的就可以馬上開始利用複利累積財富,但是能讓我們更早清楚知道自己適合哪幾種投資工具,進而比較早的構築自己的財富累積系統。

比較沒有時間或興趣的投資人,可以選擇只投資台股,並且用債券跟股票ETF來構築資產配置。 至於有心鑽研投資的朋友們,在學習了各式各樣的投資方法之後,建議可以用小資金實際進場體驗看看,然後選擇最符合自己個性以及勝率最高的方式來構築自己的財富累積系統。例如:有人有時間看盤而且喜歡波動帶來的刺激感,並且風險控管能力很強,也很有紀律,則投資期貨對他來說,可能會比投資ETF更來的適合。

勳仔自己在2020年的財富累積系統則是建構在三大工具上 (這部分僅供大家參考不是投資建議,主要是想做個記錄,讓自己過幾年後可以回過頭來看看我的系統有沒有什麼樣的變化)

1.主動式基金: 主要配置在債券型基金,然後利用每月配息的部分定期定額買入區域型股票等風險較高的基金,等到區域型股票漲到10%/20%/30% 之後就分別贖回1/3的資金再投入債券基金的標的,持續擴大配息現金流之後,就在增加定期定額的金額或是多持有另一檔不同區域的股票基金,秉持的原則是讓系統是自己增長的,我不需要再持續注入資金

2. 台股股票: 主要持有60~70%ETF以及長期配息穩定的績優定存股,30%資金部位則用來操作短期價差,如果有興趣的標的是高價股,30%資金不能達成分批進場的操作法,則會利用權證來操作。

3.美股股票: 主要持有30%固定收益類的REITs/特別股/ETD以及穩定配息的績優股(EX: 現金流穩定的電信類股),20%的ETF,另外30%資金會鎖定有興趣的配息績優股,賣出約一個月到期並且大概在價外10%的put來賺取權利金,如果最後履約買到股票了,這時候下個月會反手賣出價外的call來賺權利金。 剩下的20%則一樣尋找做股票價差的機會。

有在接觸投資的朋友們,也建議可以類似嘗試寫下上述這樣的系統,然後每年都持續回過頭看,看看有沒有哪個部分需要調整,看是風險投資的比例要降低呢還是又多學到一種投資商品可以納入原先的系統,透過這個不斷review的流程,持續微調自己的系統來因應各種外在大環境以及時空背景的演進。

免責聲明:

上述投資系統僅為勳仔自己投資紀錄所用,不應該視為投資建議,投資人仍然需要依照自身風險承擔能力,進行投資選擇,自負盈虧。

在〈沒有最好的投資方式,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中有 30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