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

變形狗狗-兩支類道瓊狗的變形策略ㄧ樣能打敗大盤嗎?

之前的文章中,勳仔有介紹一個非常知名卻非常簡單的交易系統-道瓊狗 (文章連結),這個策略在最近這20年當中,表現是贏過標普500跟道瓊指數的。也因為這個策略的成功,吸引很多人試著將類似的操作模式做一些變形,期望複製能夠打敗大盤的績效表現。勳仔這邊介紹兩隻以”類道瓊狗”的操作模式所發行的ETF,SDOG以及IDOG。

全球行業分類標準 GICS (Global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在開始介紹這兩檔ETF之前,先讓我們介紹一下全球行業分類標準(GICS),因為這兩檔類道瓊狗ETF的選股策略會跟GICS有關係。

GICS是由兩大指數編製商摩根丹利(MSCI)以及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共同合作所開發的一個產業分類標準。

這個產業分類標準可以提供給金融業一個一致的準則來評斷或是分析各產業的績效表現,進而可以了解目前世界經濟的走向。

除此之外,這不只可以拿來比較產業跟產業之前,也可以在同個產業類別下,比較各地區的差異性,做更細部的差異化分析。同時,資產管理公司可以根據GICS推出各式各樣不同的指數來追蹤不同區域不同產業的現況

因為產業的分類有了統一的標準,才讓各大金融業有可以比較的基準,否則每家金融業對公司的分類標準不一,彼此之間是很難有一個比較的基準的。

GICS將每家公司分類在十一個類別(Sectors)當中,分別是

能源(Energy)
工業 (Industries)
非必需性消費 (Consumer Discretionary)
必需性消費(Consumer Staples)
金融(Financials)
醫療照護 (Health Care)
公用事業(Utilities)
原料(Materials)
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
電訊服務(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
房地產(Real Estate)

而這十一個分類每個在往下,都還有Industry Groups,Industries,Sub-Industries這三層往下細分的結構,所以總共會有四層的分類結構。

美股上市SDOG ETF 介紹

ETF 基本資料

SDOG ETF 簡表
(資料來源:moneyDJ.com,製表:勳仔)

ETF 追蹤指數的成分組成規則

之前有提過,道瓊狗的股票候選池中只有道瓊的30支股票,從這三十支選出10支來當作投資組合,還是過於集中,沒有完全達到分散風險的準則。

SDOG這隻ETF追蹤的是S-Network Sector Dividend Dogs Index (SDOGX)指數,這個指數的成分組成規則就是為了改善原先道瓊狗不夠分散風險的缺點。它可以選擇的成分股池子包含了所有標普500的成分股

至於納入投資組合的規則,則是將標普500中根據GICS的每個分類(扣除了房地產類別,所以總共十個類別)當中取出每組股息殖利率最高的五支股票,然後這總共50支股票用平均的方式組成完整的投資組合。

對比道瓊夠的原始系統,除了從道瓊成份股換成標普500成分股之外,還有一個地方有點不一樣。

原始道瓊夠策略只在年初買進之後,就不做任何操作,而這個指數的策略雖然成分股的篩選一樣是一年做一次,但是每一季會檢視各成分股佔投資組合的價值比例是否還是一樣的,如果有了變化,就會做再平衡的動作

ETF績效比照表

SDOG跟SPY的績效比較圖
(圖片來源: google 財經)
SDOG跟道瓊指數的績效比較圖
(圖片來源: Google 財經)

上圖是近五年的總績效圖,我們可以看到SDOG在這三年的表現是大幅弱後大盤指數的,不管是道瓊或是標普500的績效都遠勝於SDOG。

另外,這檔ETF的殖利率相對會比全標普500的平均殖利率要高,但是因為投資組合清一色是美國的公司,所以對於台灣投資人來說,這檔ETF的配息是會被扣取30%的稅,所以整體來看,吸引投資人的誘因就更少了一點。

美股上市 IDOG ETF 介紹

ETF基本資料

IDOG ETF簡表
(資料來源:moneyDJ.com,勳仔:製表)

ETF 追蹤指數的成分組成規則

IDOG跟SDOG基本上就是個姐妹ETF,兩者的策略基本上都是一樣的,都是從某個股票池中根據GICS的分類取出十個分類中殖利率最高的前五名來組成投資組合。對比SDOG追蹤的是SDOGX的指數,IDOG追蹤的則是S-Network International Sector Dividend Dogs Index (IDOGX)這個指數。

而IDOGX跟SDOGX最大的差別就在於這個候選的股票池。SDOGX很單純就是標普500的成份股,而IDOGX的候選股票池主要包含了除了北美(美國以及加拿大)以外的已開發國家的藍籌股(大型權值股)

ETF績效比照表

IDOG跟VEA的績效比較圖
(圖片來源: Google 財經)

我們這邊挑選來跟IDOG做比較的ETF是Vanquard的 VEA這支ETF,VEA這支ETF主要追蹤的是全球除了美國以外的已開發國家的股票指數。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IDOG的績效跟VEA的績效其實差異不會很大,不過大致上符合傳統道瓊狗策略認為在空頭市場會遜於大盤績效的預期,多頭則有機會贏過大盤。

我們同時也把SPY這支追蹤標普500指數的ETF也一起拉進來比較,我們可以看到在近三年,美國的股市基本遠勝於世界上其他已開發國家的股市表現

IDOG 跟 SPY的績效比較圖
(圖片來源: Goolgle 財經)

心得與後記:

從上面的比較圖可以看到,道瓊狗策略的中心思想,在最近三年,如果套用到標普500上並且利用分散風險的方式平均在各產業類別挑選高殖率的個股,似乎沒辦法複製在道瓊工業指數中可以超過大盤的表現。

也就是在年初買進高殖利率個股,然後預期高殖利率個股主要來自股價短期被低估的原因,因此預期後續一年股價會有一個高於平均的反彈,這樣的想法,如果應用在標普500的每個GICS類別中,策略是失效的,績效反而會大幅落後大盤。

雖然歷史紀錄僅供參考,但是鑑古知今,這樣的現象值得我們好好思考。勳仔認為可能的原因是因為原本道瓊指數主要鎖定的是工業的類別,而上述兩支ETF採取的方式則是平均在GICS的十大產業類別來產生投資組合。

對比工業類別,GICS的許多產業類別可能是非常成熟的產業,也就是沒有太多的成長性但是可以創造穩定的現金流。這些類別中高殖利率個股可能並不是來自短暫的股價低估,而是來自成熟產業的穩定現金流,因此股價波動很小,但是殖利率卻能維持在高檔

當這些個股被納進投資組合,我們可以預期這些類股的股價波動是很小的,又因為這兩支ETF的策略是每個選進來的成分股所佔的比例是相同的,不像標普500會根據市值做加權,所以如果某個大型的科技類股股價飆升的時候,在標普500指數因為市值很高,所以得到的加權會比較高。

但是在這兩支ETF的策略中,縱使股價飆升,因為它占投資組合的比例會跟其他股價穩定但是高殖利率的傳統產業類股是一樣的,反而導致指數的上升幅度不若標普500來的這麼多。

觀察這幾年美股的股市成長,的確主要來自科技類股的成長,所以從上面的推論,SDOG會大幅落後標普500好像就還算符合我們的期待。

而IDOG沒有看到像SDOG這樣大幅落後大盤指數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除了美國以外的已開發國家藍籌股,成長的動能不全然集中於少數產業類別,並且被納入成分股的這些高殖利率個股有比較多比例是屬於市值高的傳統產業類股,所以雖然殖利率高,但是股價波動度不會很高,因此讓IDOG的績效表現對比SDOG可以比較貼近大盤的績效表現。

免責聲明:上述心得,純屬勳仔參閱歷史數據後主觀思考的結果,並不保證完全正確,僅提供投資人一個思考的觀點,不應當做投資建議,歡迎有不同觀點的朋友可以在下方留言討論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的話,歡迎點擊下方分享按鈕,分享這篇文章給你的FB或是Twitter的親朋好友,或是加入>>勳仔的理財小角落 FB專頁<<,接收最新的理財文章資訊

勳仔的理財小角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